纵观全国机械市场,近几年来,由于进口机械逐年上升,生产增幅下滑,总体运行极不平衡,并且盈利水平降低,亏损增加,综合经济效益低下。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甚至许多不具备化工机械生产能力的小厂都盲目抢上耐腐机械,使低水平的化工机械严重供过于求,相互压价,相互竞争,产品销售费用逐年增加,更加大了产品成本,减少了企业利润,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化工耐腐机械用户群体中,大家都互通信息,并且越来越看中品牌和专一优势,这样一来,就对化工机械的耐腐抗磨性,耐高、低温性能,密封性能,运行可靠性,配件的长期稳定互换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国产耐腐机械与国外先进技术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离国内用户要求仍然存在着一定距离。
我国机械行业有80%的制造厂商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他们仅仅停留在单台、小批量、粗制滥造的低水平上。未来的市场竞争必然是集团化、规模化、高技术含量的竞争,民用品工业中的彩电和空调市场就是极好的例证。据海关总署统计,我国机械进口量为市场总需求量的15%左右,其中80%为机械。根据国家统套筒烘干机计局资料显示,我国化工机械市场容量为46亿元左右,需求机械总量大约为25万台,占市场总量的7%左右。
目前,我国机械的生产经营有65%左右集中在中通机械协160家会员企业中,但都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其中较有实力的制造企业仅有大连耐酸机械厂、石家庄水机械厂、沈阳水机械厂、河南-KSB机械业公司、重庆水机械厂、天津工业机械厂、杭州碱机械厂、湖北五二五军工厂、靖江机械总厂和亚太集团等几个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
而有的企业实行股份制,组建集团公司,兼并合营企业扩大规模,人员增加,导致了资产和劳动力的高投入,但同时,他们恰恰忽视了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