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机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华崛起的见证史。电机事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发展道路平行,沉浮跌宕之间,电机产业从关乎安全到关系国计民生,从国家扶持研发到市场刺激发展。电机事业从初生到成长,从困惑到坚强,从艰难探索到百花齐放,从星星之火到夺目璀璨,诠释着中华文化的跨越发展,诉说着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大国情怀。
电机关键材料电容由薄膜电容开始逐渐代替传统的铝电解电容。同样的工作条件,使用薄膜电容可以使逆变器的体积下降一半,重量下降四分之一。松下电器的薄膜电容在全球市场份额占到45%,以绝对的优势占据薄膜电容行业领跑位置。PP膜因为低损耗,频率特性良好,成为松下薄膜电容的首选材料。图案蒸镀提高了产品的耐压性能,薄膜材质的薄化,单元器件数量的减少,也促进了松下产品小型化的技术改良。
我国经过“十五”和“十一五”电动汽车的科技攻关和产业化发展,获得了一大批驱动电机系统的相关知识产权,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我国自主开发的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已经实现了与国内整车企业的小批量配套,电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相同功率等级的国际先进水平。电机的功率密度进一步得到提升,国内电机企业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进行生产能力建设,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配套能力,生产规模基本满足目前电动汽车发展需求。
新能源汽车要求电机超高效、高负载、长寿命。上海宝钢驱动电机用硅钢技术具备低铁损,高磁感,高频下低铁损,较高的屈服及抗拉能力也是电机材料的一大突破。车用电机系统技术上,比如先进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包括电池器械流体热力学迭代、仿真等,都为我国自主设计提供全方位的高级工具。国外重要的汽车系统供应商都在加大对电动汽车特别是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投入,并且已开始进入中国,整合制造资源。我国电机系统供应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的世界电动车领域,我国在稀土永磁电机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然而产品的可靠性、耐久性和工艺水平仍需要进一步提升。